恆春鎮鵝鑾里舊稱「沙馬崎」、「沙馬磯頭」,洋人記為south cape(南岬),清光緒時屬至厚里,日治時屬「鵝鑾鼻庄」。
台灣最南一里。西鄰台灣海峽、南鄰巴士海峽、東面太平洋,三面環海,有豐富的平台、草原、珊瑚礁地形;其中鵝鑾鼻的「鵝鑾」是排灣族語,意思為帆船,指的是船帆石,加上當地小半島地形如鼻,合起來就是「鵝鑾鼻」的由來。
船帆石↓
有漁港、草原等地形,居民從事農林魚牧都有,近年觀光業發達,鵝鑾鼻燈塔、龍磐公園、船帆石、龍坑生態保護區等景區受歡迎,慢慢轉型為觀光業興盛地區,埔頂、船帆石地區的高檔民宿數量更曾是恆春之首。
龍磐公園↓
鵝鑾里信仰中心主要是鵝鑾鼻保安宮土地公,保安宮也是恆春半島五路土地公中的南路,神像清朝建造燈塔的工人由中國帶來祈求平安,鬍鬚有如美髯公與其他台灣土地公不同。
廟宇建造方位也是少見的坐東朝西;2012年有信徒受土地公託夢,要求返回中國湄州尋根,一位信徒依循夢境找尋,意外在湄州鄉間找到一間不起眼小廟,供奉的土地公竟和保安宮的一模一樣,廟方帶著信徒及土地公神像前往,當天就有信徒夢到土地公流淚託夢感謝,信徒們稱奇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