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兒少被安置的原因,往往是因為原生家庭無法提供正常照顧,屏東40年前開辦寄養家庭服務,當時僅10戶寄養家庭,如今有109戶寄養家庭加入,感謝各位寄養家庭的無私付出,更感謝家扶基金會、世界展望會的陪伴,尤其時代變化,寄養家庭招募不易,需要更多熱心家庭的加入。
擔任27年寄養家庭的李淑蘭、陳義恩,夫妻期許「做寄養孩子的大樹」,陸續照顧31名寄養童,李淑蘭說,她小時候家中環境不好,長大有能力要回饋社會,曾收養一名拒學的國中少女,因家庭因素及身形被同學取笑,她陪孩子到美髮店梳妝,每天帶孩子跑步,慢慢建立自信,最後願意回到學校讀書。
服務20年的陳雅翰、王慧貞夫妻來自瑪家鄉排灣族,20年來照顧27名寄養孩子,家族最多有5戶寄養家庭,來到寄養家庭孩子們,經歷家暴傷痛,因此出現說謊、偷竊,情緒易怒等反抗行為,但這些都打不倒他們,陳雅翰說,「世上沒有特殊的孩子,只有孩子有特殊的需要」。
吳榮標、范金珠夫婦來自霧台鄉,20年來照顧過13名寄養孩子,八歲時接受寄養的阿和現身獻花;阿和說︰「我要代表所有的兄弟姊妹,跟您們說一聲辛苦了,我愛你們!」夫婦頻頻拭淚說不出話來,抱著阿和說︰「你要勇敢,要做個正直的人,才配當勇士。」吳榮標擔任牧師,更不忘與阿和說,結婚時別忘了要找他當證婚人。
服務滿25年的張鴻棋、郭巾錦夫妻,則說每個孩子特質不同,遇到教養的瓶頸,曾懷疑能力,甚至萌生退場,正當感到挫折時,自立的寄養孩子驚喜地回來認親,叫著他們「爸爸媽媽」,讓他們遇見缺角的圓滿。
寄養家庭是偉大的使命,再次謝謝每一個無私奉獻大愛的家庭,讓孩子們找到溫暖的避風港,更是一輩子忘不了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