« 以農為本, 土地新運動 »

« 以農為本, 土地新運動 »
真正做好一件事,很難,尤其是當農漁民更難,365天不打烊,不努力沒飯吃,很努力,收成還是得仰望老天爺,從產地到餐桌,看似近,卻很遠,氣候在變、環境在變、消費型態也在變,現代農民面對各種型態的挑戰,但,我在新當選神農獎的農漁人身上,看到了希望,學習到什麼是真正的農人…

二年選拔一次的「2017年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」,今年屏東佔了三位,匾額上「興農裕國」四個字,正是對農民的禮讚,更是咱屏東的驕傲。

新園鴨農歐陵合遊牧養鴨,將鴨舍結合綠能,推動水簾的蛋鴨舍示範場,留給鴨群一個乾淨友善的飼養環境。第三代接手後,從五千隻一路增加到五萬隻,自創「金牌功夫蛋」品牌,強打國內外市場,我問他,為什麼取名功夫蛋,他說:「因為我們的鴨蛋都是真功夫!」,哈哈,這就是農民純樸的性格。

另一位神農獎得主何秉洋,原為水電工的他,受到父親影響,放下板手,拿起鋤頭,在屏東龍潭耕種鳳梨,但這裡不賣水果,而是將甜度20以上的鳳梨,脫水烘乾,作成各種口感的果乾,並結合電子商務,利用網站和社群媒體,創立「自然果舖」,快速打響品牌口碑。

還有一位,是全國模範農民黃盛增,,早期以青椒為主,後因市場變動,改為研發苦瓜。從種子做起,改良因土地長期耕種,殘留苦瓜裡頭的萎凋病,現在健康的穴盤苗,大幅增加苦瓜完整的採收期,土地也得以永續經營。

聽見這些故事,看見農民的笑容,我深深的感動,但,縣內還有許多默默耕耘,低頭工作的眾多農家,對於農業,我們有不可迴避的責任,縣府提供農民學院等多元管道,對想要突破或改變的農家,提供方向與協助,對外打開通路,讓優質農產能夠銷售出去。

不論走在前線的新新農民,或堅守自家田園的傳統農家,不管透過農漁畜產用何種樣貌被看見,農家敬天惜物的心始終不變,早已成為農民的DNA,存好心自然能產出好農產,這正是屏東的根本和資產,我們一定會當農民的後盾,繼續與屏東農業向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