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東縣新移民人數約近2萬人,新移民國際家庭早已是屏東社會結構重要的一環,如何讓這些姊妹在屏東紮根,始終是我心頭的懸念。
最近,屏東縣政府的全球資訊網新增了新移民母國文字,讓新移民掌握屏東發展脈動;歲末舉辦新移民演唱會,邀請越南、印尼的歌手及表演團體來屏東演出,撫慰新移民思鄉之情;在東港設立多國語言路牌即將在完成…這些都是率全國之先推動,就是要讓屏東成為新移民的新故鄉,成為屏東的新力量。
回溯台灣跨國婚姻的脈絡,源於民國80年,92年達到最高峰,如今,屏東縣的人數居全國第8位,主要以中國、越南、印尼占近9成,我記得1998年,回到故鄉參選縣議員,當時跑攤發現,新娘多是來自菲、印、柬等國家的移民,她們隻身嫁來台,在語言、文化、宗教、生活方式全然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生活,還得面對家庭、經濟等壓力,其中煎熬可想而知。
當時,我與夥伴們成立瓊麻園,各自撥出部分薪水來推動識字班、生活體驗班…讓姊妹們知道為何中秋吃月餅,中元普渡的由來….,沒想到,2004年我參選民代,姊妹們竟然包遊覽車北上替我打氣,經濟拮倨的她們,甚至有意捐款給我,這些外配沒有投票權,我從來沒想過從這群堅毅不拔的姊妹身上得到什麼,當下感動到眼眶紅了,退回錢,卻將她們的好意留在心底。
我始終將新移民視為自己的責任,努力排除她們在生活及工作上的種種阻礙,所以進入縣府後,我加速各種推動守護新移民的相關政策,在新移民的認證培力上,推動母語師資認證,培訓在屏東新移民成為其母語教學的師資,進入學校教導其母國語言;透過勞工處進行新移民的第二專長職業訓練與就業輔導;警察局也建立通譯人才資料庫,現已有41名人力。
對於姊妹或第二代,邀請其參加屏縣在地文化、旅遊、生態及農業觀光導覽解說員培訓,開辦「新移民導遊證照班」,結合觀傳處將這批培訓人力導入東南亞國家的行銷,讓新移民運用語言的優勢,提升其競爭力。
我深信,心所在的地方就是故鄉,這些姊妹早已是屏東媳婦,我們要做的是給她們更多的揮灑空間,讓新移民家庭成為屏東的新力量。